雅思归来谈雅思

2022-06-07 12:51:38

  按领事馆的要求,我于今年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IELTS考试。同许多考生一样,考前我未能得到任何相关资料,带着无数的问号走进了考场。结果除了阅读和口语部分得到了较满意的8分,听力和作文只分别是得了5.5和5分。因此,我想把应考的一些体会告诉大家,以免因不了解考试而给您带来不必要的遗憾。

  总的来说,雅思的培训类考试就其文字水平和题量来说都不能算难,具有大学四级考生是完全可以取得高分的。雅思考试的难点在于其不同于我们熟悉的标准化考试的题型和资料的匮乏。

  雅思的听力部分是与TOEFL等考试区别最大的部分。除了采用英音之外,更大的区别在于其答题形式。TOEFL考试中,听录音和答题是截然分开的。听完一段对话,再就这段对话一次性作答。而在IELTS中,你需要一边听一边填空或作选择,并且每段录间只播放一次。不过您可以在试卷上作任何记录,因为还会给您几分钟时间将答案抄写到答题纸上。这一点是考过TOEFL的人尤其要特别注意的。IELTS没有TOEFL中那样的短对话,不能指望一段对话之后再一并做答。我就吃了这个亏,致使有些空未能填上。另外一点是:雅思的出题形式也不象TOEFL那样标准。雅思有选择,填空,填表等多种形式,一定要利用每一段前面的空隙浏览一下题目,了解对话的大致方向,至少要搞清楚有哪些地方是需要填写的。形式的多样使得试卷看起来颇为杂乱。因此,备考时最好能找到雅思的原题。万不得已,也要我做一些Missing word一类的听力练习。可以放心的是,雅思的听力考试在语速和陷阱方面的难度不是不及TOEFL。

  阅读部分的命题充分体现了雅思培训类考试的目的:Survival English。因此其文字水平不高。题量也不大。60分钟完成三篇“文章”。给文章加引号,是因为只有一篇是我们在其他考试中常见的那种完整的文章。其他的是杂志文选栏的简写索引等。因此并不需要通读全文便可作答。而命题形式同样不标准。有多选,分类,简短回答等等,因此泛读以及快速浏览是备考的重点。作文部分同其它考试没有什么区别。但对于久未参加过写作考试的考生,找一本写作参考书复习一下文章的结构:诸如问题的引入,反方论点,我方论点之类的要素,还是十分必要的。在这方面我也吃亏不小。

  口语测试是许多考生最担心的。但相对于TOEFL的口语考试,雅思更为随和一些。因为你是面对考官而不是录音机。整个测试过程约15分钟。考生单独进入考场,寒喧之后,考官会问你Ready与否。然后打开录音机。正式开始口语测试。测试是以Free talking的形式进行的。一般会询问你笔试的情况,个人及家庭的情况,家乡的情况及工作的情况。如果你是加拿大移民申请者,谈话也会小及你对来的打算和你对加拿大的了解。但是请放心,所有话题都只是粗浅地涉及。口语测试里,考官还会从一堆话题卡里中随机抽取一张给你。卡片中往往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和问题提纲。譬如我在考试中遇到的情况是假设考官是你的一位朋友,并且正打算移居国外;将提纲中的几个问题向考官提出并由考官回答从而完成一次主题对话即可。

  有不少考生提出考官的态度问题:即有严有松,有强硬有随和。但从考试结果来看,这方面的影响不大。所以备考的关键还是要多练习会话并就可能的话题适当做一些准备。但在考试中遇到您有准备的话题时却千万不能象背书似的作答。

  2000年10月14日,我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考点参加了IELTS考试(General Training),并于11月10日收到了考试成绩:听力5分,阅读7分,口语和写作分别6分。虽然我知道比我这个成绩高的大有人在,但我仍然很满意。因为对于想获得移民加拿大免面试的考生来说,这个成绩是理想的。当然,到底能不能被免面试,只有天知道!回想起考试复习阶段的紧张、疑虑、担心和无助,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想法告诉给正在准备IELTS的考生,衷心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帮助和启发。

  阅读方面,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去专门背诵“IELTS词汇大全”之类的玩艺儿,其实这类书会让考生觉得词汇方面已经怎样怎样了,阅读应该不是问题了等等,而几套题下来,还是没有多大进步。其实,考生平时应该从各类项文文章中汲取词汇并注意其用法。考生还应该多了解一些英联邦国家的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大学校园内的生活学习情况、乃至交通法规方面的知识,坚信“不求深,只求广”的原则。相对而言,IELTS的阅读要比

  口语方面的问题谈起来比较复杂,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都会无所适从。就我而言,也许正是因为“无所适从”,我下的功夫最少,从来没专门找过任何一个老外或口语专家进行过对话和培训,只是在考前半个月进行过一次10分钟左右的摹考。我的经验是,考前一定要熟悉英语最基本的句式,力求基本句式准确无误,不要刻意追求复杂句,其实复杂句在口语考试中也基本用不上。关于这方面,我认为《英语900句》堪称宝典,虽然这本书的书龄想来比我年龄小不了多少,但书中的句子却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另外,口语分数的高低固然跟口语水平有关,我想其它因素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衣着、风度、气质,甚至你的兴趣爱好等。本人的体会是:先天的东西无法更改,但后天能办的一定要办好。比如:男士的西装、衬衫、领带、皮鞋千万不要马虎,如果对付着穿,还不如穿便装,要知道老外在这方面的眼光是雪亮的,如果不得体,让人看着难受。谈话时一定要大方、自然,眼神与坐姿一定要充满自信,我主张眼神接触率要在85%左右,100%的眼神接触也不是很好,腰板一定要挺直。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实话实说,千万不要乱编。原因很简单,说实话时人会显得从容和镇定,再者,口语考试也没有必要扯谎。例如,如果你抽烟,那么在回答:你有什么嗜好时,你说要说实话。然后再说:我当然知道抽烟对身体不好,但却戒不掉,等等。显然,实话显得更人性化,更符合常理,从而更容易让对方理解和接受。还有一点,口语要求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考场,千万不要迟到。我就因为只提前了15分钟而被判定迟到,从而被安排到了本应排在我后面的考生后面,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和成绩。归根到底,口语考试重在交流,你最好把考官想成自己的朋友。哦,对了,恰当地用一些虚拟语气也会给考官下好印象。

  写作方面,大多数考生除了背诵范文以外,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经验,我在考试之前背诵了50作篇,其中信件作文和言论文各占了一半。可以说,考前的精力绝大部分都花在了作文上,背的时候还担心别的考生也在背同样的范文,万一考完试,会不会出现很多类同卷?真是可怜天下考生心。其实,现在看来,这种担心纯属多余,原因有二:第一,IELTS试题编写组的人绝不会考与现在市面上流行的作文范文书上同样的题目,正如我国的高考与考研一样,纵然参考书千千万,又有谁见过考题与参考书上的一模一样呢?第二,即使真的如此,由于记忆的差异和临场发挥,考生的作文也不会完全一样,顶多是相似而已,所以我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在原来背诵的基础上再发挥一下自己的看法为好。另外,作文最起码的结构一定要知道,而结构是靠结构句来支撑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亮出你自己的观点,虽然你的观点有可能别人并不一定会接受,但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的理由来支持和论证自己的观点就好。评卷人看重的不是你观点本身,而是你的论据和论证过程。另外,我建议大家多背一些名言、警句,当然是老外们都熟知的,对于IELTS作文而言,以沙老先生的为好。

  听力方面,我基本上是从零起点开始训练,每天听2小时,坚持了50天,得到了5分的成绩。由于分数不高,在此就不再赘言。

  最后,我想谈谈IELTS补习班的问题。我想是因人而异,自己可酌情处理,任何补习班都不是万能钥匙。其实,我认为由于众多的考生聚在一起复习,往往会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众所周知,英语学习是慢功夫,任何考生想通过短期的补习与加强来获得理想的分数都是不太现实的。就本人的经验来看,那些没有参加补习班的考生,摹拟题一定要做,在考试前1个月左右参加1次摹考也是很有必要的。

  11月18日上海雅思,现将经历体会考题内容等贴出与各位移友分享。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我终于走进了雅思考场并期待有个好成绩。其实与其说是准备不如说是熟悉题型,雅思注重的是能力决非一两个月就能突击得了的,正所谓“冰冻之尺非一日之寒”。

  上午7:30左右来到位于华师大的考场,已经有不少考生到了,正三三两两地交谈着。我找到了我所在的教室,于是便在门口等着。看到不少考生由于不知道自己的准考证号码急得满头是汗,后来又急急忙忙跑到文科大楼去看考号,心中不由暗自庆幸前一天打电话来确认自己的考号及考场,同时也觉得华师大安排得不够好,应该在考试通知中注明或贴在考场外。正想着考官开始叫号,考官都为老外,年轻且态度和蔼可亲,发音也很清晰标准,也许他们也是面试考官。我这样想着找到了自己的座位,试了下耳机,效果还可以,便等待考试。#p#分页标题#e#

  9:00考试正式开始。听力部分,第一篇是说一个女孩子去应征工作,谈话内容包括该工作的性质、职责、薪水、假期等,选择题不太难,填空题需仔细听;第二篇是说一家幼儿园的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跟第一篇难度差不多;第三篇是说某大学计划盖一栋学生大楼,比前两篇难些。总的感觉,发音挺清晰的,只是语速稍快了些。

  阅读部分自我感觉比那些模拟题特别是全真模拟题要稍难些,没有广告、入学、打电话等诸如此类的短篇,除第一篇不太长外,其余三篇都挺长的。反而到了最后一篇倒容易起来了,不过我在时间上掌握得还行,有时间检查。

  写作的题目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第一篇是说你从新西兰回来后发现手提电脑不见了,想起是拉在房东家里了,写封信给房东,一方面对他表示感谢他的好客,另一方面让他帮你找电脑,再告诉他找到了怎么办。看到题目后,主要框架便出来了,写起来比较顺手。第二篇是让你讨论两个观点:小孩子怎样得。

热门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