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科留学申请有哪些加分方法?

发布日期:2023-01-30 09:08:47 阅读:3520

如今很多同学都在准备美国留学,去美国读本科也成为当今的一大潮流。那美本留学申请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在录取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哪些小细节可以为你的美本申请加分、提升一些好感度呢?  

  1.成绩单和推荐信:推荐折三折,而不是对折再对折。折三折是美式的折法,比较专业。 

  2.虽然这一点是老生常谈了,但是别寄乱七八糟的额外包裹给大UAO办公室(文理学院可以,但是请保证你寄的东西质量很高)。除非你是莫扎特或者莫奈。 

  3. 托福成绩不到其实还是可以申的。比如你98分,没有到100分。但如果差太多的话难度就比较大了。 

  4. 美国招生办(特别那些经常来中国的)已经有所了解中国几个出国大城市的高中排名了。在首师大、南外、上中、上外、复旦附中这样的学校还是蛮有优势的。但是学校不知名也没有关系,反正国内高中的GPA并没有那么重要。关键的分数还是sat 

  5. Commonapp上面自报的成绩(GPASAT)、排名(如果有的话)一定要真实准确!AO办公室有人专门核对的(比如说一群便宜的学生assistants就是做这个事情)。有出入的话,很有可能就悲剧。 

  6. AO也是放假的,圣诞、感恩节都不在办公室。所以要尽量在之前把要传真的东西传给他们。 

  7. Commonapp填好之后一定一定要Preview一下PDF,因为有的时候你的小作文格式在填表格的时候很好,但转成PDF(也就是给AO看到的时候)会整个messed up 

  8. 纸制的材料(比如Financial Statement),在每一张纸上都要写上自己的名字和基本信息。AO助手一不小心把你的材料弄乱了就可能对不上号了。 

  9. 有什么事情,直接打电话给办公室。Email的回复慢得无法忍受。打电话的时候注意不要打得太过于频繁。AO也是有脾气的。 

  10. 问你要两张推荐信,就只寄两张推荐信。第三张很可能是不读的,特别是如果AO没有读你最想让他读的两张推荐信,那就得不偿失了。 

  11. 所有人都知道推荐信一定要找熟悉你的老师写,但什么样的人是熟悉你的呢?我个人建议找那些不但能够谈论你的学术,但还知道你EC的老师。不然整篇文章只谈论你的学术能力,无聊透顶,无法让人通过Rec真正了解你。 

  12. 自己写推荐信的,道理同上。 

  13. Commonapp里的Additional Information可以上传你的简历,但是严格控制在一页。 

  14. 看清楚学校的Financial Statement的递交deadline。有些学校是录取之后才需要,但非常多的学校是要求你把Financial statement也放在申请材料中的,没有收到的话可能会因为材料不齐,而不阅读你的申请! 

  15. 个人陈述必须在段就牢牢吸引住阅读的人,不要拖到中间才开始精彩。一个精彩的开头和有趣的主题能确保招生官员会继续读完通篇,这样可以助你增加录取机会;而开头不精彩的PS基本上就是整篇文章被飞速Skim掉然后扔到Reject pile中的。 

  16. 读你PS的多为比你大没多少岁的毕业生。不要写得太沉闷。幽默的文章会加分很多,毕竟人家一天数十份甚至近百份的申请材料,再看到一篇你的无聊文章肯定会崩溃。 

  二、美国大学招生办录取过程 

  1.阅读每份申请不超过30分钟 

  对很多家庭来说,美国大学的录取都是一个捉摸不定的过程。不同招生办间可能存在细微差异,但大部分知名美国大学都设有一支10~30人组成的招生团队,负责以下工作:开展宣讲会、答复咨询邮件/电话、审核申请材料。此外,大部分的招生办会按照地区细分,就是说每个成员负责一个特定的地区(或者国家),也相应会对那个地区的学校有相对深入全面的了解。 

  2.做出最终的录取决定 

  学生的申请材料次会由负责这个地区的校方来审阅,校方会看学生提交的所有信息,包括分数、成绩单、标化考试、课外活动、写作水平,也会看他是否严谨;如果有面试,我们也会看面试的情况。个人审阅完材料后会给出意见,过或者不过,并给出原因,再由第二个人审阅个人的意见。 

  通常,两个人不能做出决定时,校方便会来负责那些旗鼓相当的候选人。委员会大约有56个人,专门负责研究讨论这类申请材料,最后会投票决定是否录取。如果两个招生专员都觉得这个学生不足够优秀,他的材料就不会递交到委员会面前;但是如果两个招生专员认为有两个学生都非常出类拔萃,但只能从中择一,那么这时候委员会就出来发挥功效了。 

  每个申请者都有一个为他负责的校方,这些老师由学校按照地区指定任命。他们是个审读申请的,他们做记录,通读所有东西,看成绩单,对所有问题都想一遍之后,做一些记录。接下来,会有另外一个人来审读,他不会看之前的记录,而是自己做记录,然后和之前的记录做比较。常常这时候就会有建议提出来,第三或第四个人会给出一个最终决定。 

  三月份,校方就已经读完了所有的申请,要做录取决定了。并且把所有的录取决定都留到某一个时间点,因为校方想在做出决定前看到所有的申请学生是什么样的。如果对这个学生无法做出决定,校方会让两位老师一起看,最后由整体来决定是否录取。 

  3.不会为一个录取决定争论超过1小时 

  有些学生非常明确,每个人都同意,没有什么要更多讨论的。但是大部分人,可能都需要花费几分钟讨论。但校方也不会为了一个学生激烈争论一个小时。 

  不管怎样,校方会从成堆的简历里挑出一个印象最深刻的,而并非一定是分数最高的。有可能这个学生学术表现惊人,也有可能学术表现非常一般但有其他方面的成就。 

  4.学校需求决定能否从等待名单中被录取 

  如果学校的入学率不够的话,他们就会从等待名单里找。如果他们收到最初申请的时候没有的信息,他们很可能就会考虑录取而不是让你在等待名单上。很多时候这不由得学生控制,不要从策略上过于关注等待名单这件事,因为你会不会被录取多半是要看学校的需要,而不取决于你自己。